绿色讲堂 绿色分享 政策聚焦 媒体行动 热点新闻 绿色生活 绿色富岗集团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只为太行山果红

时间:2022-05-09 15:23:33  来源:  作者:  点击:2

“老师,咱们苹果‘一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丰产’的试验成功了!”
时间回溯到2018年秋天,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农民杨双奎选出4个最大最红的苹果,摆放在“时代楷模”“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墓前,告诉他老苹果园改造成功了。
据杨双奎回忆,岗底是苹果专业村,经过多年发展,许多果园存在树龄老、树体高、通风透光性差等问题。在李保国和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指导下,2015年秋天,他在自家果园里试种“省力省时的苹果乔砧矮化密植栽培新模式”,可第二年4月,李保国就去世了。于是,河北农大研究员、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领导创新团队继续指导这项课题研究,第三年亩产2881公斤优质苹果,圆满实现“第三年丰产”目标!
“让穷山沟成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过去家里很穷,我见不得老百姓穷。”这是李保国常说的一句话。
李保国出生于武邑县一个农民家庭,1981年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太行山区产学研基地首批课题攻关组成员,后与课题组同事选择了极度贫困的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开始了几十年“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实践,让数百里太行荒山披绿、花艳果丰,成为乡亲致富的“金山银山”。
微信图片_20220620155916.jpg
李保国(前左)在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向村民讲解果树修剪知识(2016年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八百里太行,五百多里在河北,全年土壤平均含水量不足12%。前南峪村农民郭全生说,该村位于深山区,由于土壤瘠薄、干旱缺水,村民生活贫困。李保国和妻子郭素萍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来到这里,在两间简陋的石板房里生活了13年。在李保国夫妇和团队成员指导下,经过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曾经的荒山秃岭变身“山顶洋槐戴帽、山中干果缠腰、山底高效水果抱脚”的景象,村庄林木覆盖率达90.7%,成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李老师走的时候,苹果花开得正盛。”杨双奎追忆往事,眼眶湿润了。2016年4月10日,58岁的李保国突发心脏病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征程上。
“剪枝、授粉、疏果、套袋、施肥……李老师团队独创了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收获的苹果果形、着色、个头像一个模子脱出来的,‘岗底苹果’成了响当当的品牌!”杨双奎说,在乡亲眼中李保国是“科技财神”,在他手把手示范教导带领下,5位村民拿到了高级技师证书,191名村民拿到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
35年如一日,李保国团队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每年深入山区200多天,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成了“技术把式”。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达到40多个,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十余万农民甩掉了“穷帽子”。
“保国走了,我们的团队还在”
“一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亩产2881.1公斤。”这是李保国生前老果园大苗重茬建园时的设想,也是他生前未完成的试验。
在岗底村杨双奎家的果园里,果树下的“二月兰”艳丽绽放,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杨双奎说:“2015年秋天,我在自己1.6亩的果园里伐树,全部清除老树根,栽上了苹果‘大苗’。当时,李老师很高兴,对我说‘在你园里搞试验,需要的20吨有机肥的钱我来出!’可是在果园管理最重要的时候,李老师却离开了我们……”
微信图片_20220620155923.jpg
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苹果园,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李保国教授的爱人郭素萍(前右)和团队成员杨双奎(前左)查看果树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保国走了,我们的团队还在,太行山区的事业还将继续走下去。”郭素萍对记者说,“当时,送保国的群众很多,他们中有许许多多像双奎这样的果农,还有科研团队和保国的学生。我想,太行山区果园还等着技术服务,科研课题还要继续,学生的毕业实践还要完成,作为保国的爱人、工作上的搭档,我有责任继续推进他未完成的事业。”
河北农大教授齐国辉是团队成员之一,她说:“岗底村有苹果园3500亩,第一批果树已有近40年的树龄,急需更新。郭素萍研究员带领团队扎根这里,继续保国老师‘苹果大苗重茬建园’试验,并取得当年栽树、二年有产、三年亩产2881.1公斤苹果的好收成,果园亩收入2.3万元以上,岗底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目前,河北省仅老苹果园就多达100万亩,如采用这项改造技术,可为果农增收数千万元。
如今,郭素萍带领30余人的团队,一如既往地服务基层,不仅巩固了李保国生前的帮扶成果,还拓宽了示范基地面积。团队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走出了一条具有太行山特色的科技富民之路。
据了解,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在河北、新疆、湖北等14个省区370余个市县通过现场指导、电话、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实用技术指导,累计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在承德、唐山、保定等地新建科技示范基地10个,受益面积260余万亩。
“让山区特色产品致富一方百姓”
“去年,俺种的软枣猕猴桃亩产达3500斤,平均每斤30多元,10天就卖光啦!”郭全生日前对记者说。在团队专家指导下,他种的20亩软枣猕猴桃实现了“大苗移植、两年挂果、三年丰产”,净收入达100多万元。
在郭全生的果园里,软枣猕猴桃藤蔓上开满了白花,他一边整理藤架一边说:“软枣猕猴桃果肉鲜美,酸甜可口,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有强壮、解热及收敛作用,深受人们喜爱、市场欢迎。”
红树莓果实柔嫩多汁,具有极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李保国学生、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团队成员张雪梅继续开展“红树莓课题”,和团队成员认真推进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红树莓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及深加工产品开发”和“红树莓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优异种质创制利用”,在邢台、保定、唐山等地建立红树莓示范基地10个,累积推广红树莓种植技术1万余亩,累计开展技术培训400余次,受训农民近1万人次,每亩果园收入1万元以上,还开发出红树莓口服液、树莓干红等系列产品。
“咱不种核桃,栽苹果行不行?”
“不行!”面对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胜福的提议,团队专家坚定地说,“苹果需水量很大,这里水源没有保障。再者,苹果更适合在昼夜温差大的山区栽培,才有更多糖分的积累,这里海拔100米左右,土层薄而贫瘠,只适合种核桃。”
微信图片_20220620155929.jpg
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苹果园,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成员杨双奎(前)给果农讲解果树管护知识。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随后,在团队专家指导下,邢台市临城县核桃种植面积达26万亩,辐射8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25%的瘠薄岗地种上了核桃树,对全县森林覆盖率(44.2%)的贡献超过51%,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银行”,成为“中国薄皮核桃之乡”。
富岗苹果花苞朵朵,凤凰岭核桃片片成荫,前南峪软枣猕猴桃白花簇簇。几十年来,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成员以山区经济林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与集成组装配套,确立了山区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化标准技术体系,开展荒山治理和林果业生产,先后承担省级以上课题34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8项,让数十万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带动山区增收35.3亿元以上,用行动实践着“太行山新愚公”精神。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富岗苹果脆片
富岗苹果脆片
雁门清高谈腊八喝粥养生之道
雁门清高谈腊八喝
冬天皮肤干燥吃什么好
冬天皮肤干燥吃什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中国绿色食品网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中国绿色食品协会邯郸渊博网络河北省农业产业协会
绿色讲堂 - 绿色分享 - 绿色声音 - 政策聚焦 - 媒体行动 - 热点新闻 - 绿色生活
版权所有 富岗绿色讲堂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岗底村 电话:400-616-7889
关键词:绿色生活 绿色消费 绿色分享 富岗集团 富岗苹果 低碳生活 低碳消费
富岗绿色讲堂 打造公益性绿色传播与教育平台
技术支持 邯郸渊博网络 冀ICP备11023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523020001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