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岗底村有5户村民分别承包了村里新栽的苹果园。他们勤浇水,多施肥,苹果树一个劲儿的朝上窜。到了第5年,苹果树长得枝繁叶茂,好不喜人。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年,苹果六年能成钱。到了第六个年头,他们的苹果树光长枝条不结果,到了第七个年头,还是一群不下蛋的“鸡”,可把这5个承包户急坏了。他们问村里的技术员,技术员也说不清是啥原因。
正在他们上愁的时候,李保国来到了岗底村。听说李保国是种苹果的专家,立即请到果园里。李保国仔细查看了苹果树的长势,又询问了管理情况,心里明白了。李保国告诉他们说:“苹果树光长枝条不开花、不结果,那是长‘疯’了,必须调整树势,促进成花结果。”他们问:“有什么好法儿?”
李保国说:“有,只要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就能控制苹果树疯长。”有人问:“一棵树使多少?”李保国说:“使5克,千万别使多了,多了有副作用。”
杨老汉是5个承包户之一,当他听说给苹果树喷喷药就能开花结果,心里不大相信。不相信也没有别的好法儿,只好试一试。把植物生长调节剂买回来后,杨老汉把果园里的苹果树喷了一遍。
到了第二年,杨老汉发现苹果树新长得枝条明显短了,花也开了,果也结了。但开得花都是一堆一堆的,结的苹果不仅个头小,而且没有果柄,吃起来口感也很差。杨老汉一下子懵了。他立即去找那四户果农,想联合起来找李保国理论理论。
当他来到其他4户的果园时,一下子愣住了。人家的苹果长得又大又红,吃起来又脆又甜,这是咋回事?正当杨老汉纳闷儿的时候,技术员杨双魁来到了果园。听了杨老汉的叙说,杨双魁问:“你喷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不是量大了?”杨老汉马上回答说:“不多,不多,按李老师讲的一棵树15克。”杨双魁一听就知道杨老汉听错了。李老师说一棵树使5克 ,他听成了15克。杨双魁说明情况后,杨老汉叹了一口气:“唉!都怨我当时没有认真听李老师讲话,把使5克当成了15克。”
这件事成了笑话,很快就传到了李保国的耳朵里。李保国感到很内疚,想去找杨老汉道歉。有人说:“你有啥责任,都怨他不好好听你讲。”李保国说:“话不能那么说,如果当时我说用5克,或者说使用5克,杨老汉的失误就避免了。”
李保国来到杨老汉家,说明来意,并掏出一沓百元大钞,要赔偿损失。杨老汉说什么也不接受,再三说都怨自己没有认真听李老师讲的用量,并表示以后要跟李老师好好学习苹果管理技术。
后来,李保国每次给果农讲苹果管理技术时,杨老汉都是提前到场,认真听讲。在李保国的鼓励下,杨老汉还报考了果树栽培管理中专班,并取得果树工证书,成了岗底村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多次被富岗公司评为优秀果农。
点 评
科技扶贫不是做生意,但科技是扶贫的“金刚钻”,揽得是脱贫的“瓷器活”,活做好了应该,做不好会给贫民贫上加贫,适得其反。这不仅是觉悟问题,也是责任的担当。没那“金刚钻”,别揽那“瓷器活”。
有“金刚钻”揽了“瓷器活”,也未必把个个“瓷器活”都做得好。何况,科技扶贫这个活,不是拥有“金刚钻”的自己做,而是通过传授技术给农民,由农民自己做。农民有个对技术理解问题,理解透、掌握好,实践就无误,相反,就变形走样。知识局限,千差万别。
做好“瓷器活”关键还有个责任担当问题。“你笨”、“素质低”、“朽木不可雕”,等等,有“金刚钻”揽了“瓷器活”效果也不会好。李保国遇到类似的问题,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从自身找原因,主动改变自己的教授方法,“金刚钻”做好了“瓷器活”,这就是一个专家的精神境界。
作者:刘增舰 杨振宇 梁月稳
编辑:段晓勤 焦红星 张启辉 崔 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