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讲堂 绿色分享 政策聚焦 媒体行动 热点新闻 绿色生活 绿色富岗集团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要让父老乡亲都富起来

时间:2014-08-06 08:57:40  来源:  作者:  点击:13

稀疏微乱的头发,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裳,长满茧子的双手——56岁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像个北方农民。

  但是,在河北太行山、燕山山区农民眼里,“李保国老师”是“点石成金”的“科技财神”:经他培育的富岗苹果曾卖过百元1个的“天价”,绿岭纸皮核桃享誉全国……他推广的农业技术为农民增收数10亿元。

  “我是大学教授,也是一个农民。”李保国这样形容自己。

  自1981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李保国过了30多年“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的生活。30多年来,除了在校上课,他每年有200来天在农村泡着,几乎踏遍了太行山、燕山每一个县,荒山、果园是他呆得最多的地方。

  神奇的是,李保国“泡”过的地方,都发生了巨变。比如邢台浆水镇前南峪村。当时的前南峪村,土壤瘠薄、水旱灾频发、交通不便,种树不见树,荒山秃岭,满目萧条,人均收入少得可怜。

  怎样使这里水土不流失,把树种活?经过一次次实地踏勘,辛苦钻研,李保国和同事们创造了爆破整地技术。

  经过10多年不懈治理,草木难生的南峪村,如今变成“山顶洋槐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的太行明珠,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并获得“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

  李保国将根扎在了农村。1996年,太行山区暴雨冲毁了河北内丘县岗底村。第二年,李保国和同在农大任教的妻子郭素萍搬到岗底村住了下来,一呆就是八九年。白天,夫妻俩考察山沟,凉白开水就馒头;晚上整理数据,研究材料,为村民绘制致富蓝图。

  开始,村民对现代农业科技并不认账。但是,采用李保国技术处理的果树,苹果又大又好价钱高,村民折服了。

  套袋、去袋、转果,到摘叶、铺反光膜、施肥……经过多年钻研,一整套无公害苹果栽培配套技术在李保国手里诞生了。李保国培育的富岗苹果取得巨大成功: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夺得银奖,2008年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专供果品,2011年获得全国驰名商标。岗底村民人均收入达2.5万元。“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太行山和燕山11个县()369个村,带动7万多名村民走上致富路。

  “生产实践需要什么,科技工作者就要因地制宜钻研、推广什么。”在临城县凤凰岭荒坡秃岭上,李保国用10年时间,探索出了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以“绿岭”为品牌的薄皮核桃已种植2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在太行山干旱阳坡,利用充足的光热资源和自然梯田的优势,将日光温室错季栽培技术转移到山区,使山地土地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效益达良田的1.4倍以上。

  30多年来,李保国示范推广了30多项实实在在造福农民的标准化林业技术,举办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示范推广总面积达到了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3亿元,纯增收28.5亿元。

  “自己的事业只是一个逗号,未来还有更多工作要做。”李保国说。他渴望建立一套完整的示范体系,建立起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示范基地,直接培训全省的技术人员,将农业科技推广覆盖到全省。

  “河北的山山岭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说。  (记者齐雷杰、宋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富岗苹果脆片
富岗苹果脆片
雁门清高谈腊八喝粥养生之道
雁门清高谈腊八喝
冬天皮肤干燥吃什么好
冬天皮肤干燥吃什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中国绿色食品网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中国绿色食品协会邯郸渊博网络河北省农业产业协会
绿色讲堂 - 绿色分享 - 绿色声音 - 政策聚焦 - 媒体行动 - 热点新闻 - 绿色生活
版权所有 富岗绿色讲堂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岗底村 电话:400-616-7889
关键词:绿色生活 绿色消费 绿色分享 富岗集团 富岗苹果 低碳生活 低碳消费
富岗绿色讲堂 打造公益性绿色传播与教育平台
技术支持 邯郸渊博网络 冀ICP备11023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523020001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