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问题“摁下葫芦又起瓢”,与食品安全监管的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间歇式作为脱不了关系,必须加强对监管者失职行为的问责
近日,一组题为“东莞某米粉厂现场实拍”的照片在网络广为传播,画面中车间工人赤脚踩着随地堆放的米粉,甚至有人躺在米粉堆上睡觉……一时间,人们谈“粉”色变,“臭脚米粉”再度敲响食品安全警钟。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刚刚再掀美食风潮,人们又被“臭脚米粉”泼了一盆冷水。从三聚氰胺奶粉到瘦肉精火腿肠,从硫磺生姜到染色馒头,近年来媒体频频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并推动管理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监管。可是,大多数专项整治短期内收效显著,但风头一过,“黑心食品”又卷土重来,且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气焰;而日常监管似乎总被什么力量掣肘,让监管者对黑心商家“打蛇打不到七寸”。
应该反思:保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出拳如何更狠、更准?
——光整治“黑作坊”不行,还要严惩其背后的黑心老板、黑心资本。为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少省市都建立了食品安全“黑名单”。然而这些“黑名单”往往针对违法企业,对规范运营的大企业比较有效,对点多面广的个体户、手工作坊意义不大。为应对“曝光一处,严惩一处”的治理整顿,黑心老板干脆打起了运动战——“船小好掉头”,这些小作坊的黑老板没有品牌美誉度的顾虑,也不吝惜砸牌子后重整旗鼓的成本,现有企业和品牌被“拉黑”了,换个“马甲”,锅碗瓢盆挪个地方,重敲锣另开张。
黑心老板打而不绝,食品安全难以高枕无忧。斩断问题食品的“幕后黑手”,归根到底,是提高黑心老板、黑心资本的违法成本。除了建立“问题食品”的厂家名单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还应大幅提高罚款额度,让黑心商家没胆量、没本钱再开张。同时建立“黑心老板”名单,并规定“一次违法,终身禁入食品行业”,以此真正扼住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源头。
——对于监管疏漏,绝不能以“下不为例”姑息,要加强对管理者的问责。
事实上,不少食品安全问题在曝光前,早已是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有群众小范围内举报过,甚至不乏监管机构明察暗访过,但不少监管部门的心态是:只要不被曝光,只要没有闹出人命关天的大案,就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姑息纵容的监管姿态,让不少违法分子心存侥幸。东莞的“臭脚米粉”照片被证实拍摄于半年前,如果没有网络热传,没有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臭脚米粉”岂不是仍在肆无忌惮地流向餐桌?
类似这种监管“灯下黑”现象远非东莞一地仅有,显然要对监管者实行更严厉的问责。政府监管部门本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现者和惩处者,如果在食品安全事故中总是后知后觉,依靠媒体曝光来履行监管职责,如何为老百姓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祟,还是利益结盟带来的执法默契,或是长期懒政思维产生的习惯性迟钝?无论是哪种原因,督而不严、监而不力的监管者,都应该被追责到底。
食品安全问题总是“摁下葫芦又起瓢”,一波接一波,与食品安全监管的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间歇式作为脱不了关系。让生产企业有底线,监管部门必须扎牢防线,形成高压线,勇于向不法分子“亮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