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都不能少

 

一道都不能少——实施富岗苹果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故事 

编者按: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是新时期推进农业产业革命的战略要求。富岗苹果生产基地的果农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总结了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苹果标准化生产工序。这一标准化生产工序的严格实践,为富岗苹果的产品质量,果农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富岗苹果128道生产工序问世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发生了很多故事。现代和传统的冲突,新与旧的矛盾,思想观念的交峰,人与人的争议,又谓纵横捭阖、风云聚会,回头看来非常耐人寻味。为此,梁月稳、张海菊、杨振宇同志殚精竭虑,收集整理出了《一道都不能少—实践富岗苹果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故事》,进一步总结了富岗苹果标准化生产经验,对指导当前生产,对进一步丰富完善苹果标准化生产,都大有裨益。

《一道都不能少—实践富岗苹果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故事》曾在《河北法制报》连续刊载。本刊自本报起,将连续编发,以飨读者。

 

“搭桥手术”

  搭桥手术原本是治疗心血管坏死和堵塞的一项专用技术。岗底村果林农艺师杨双奎,把这项医疗技术移植到果树管理上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

  19975月,一批农校的学生来到岗底村实习。有位同学到杨双奎的果园帮忙环剥苹果树,由于没有处理好环剥口,到了第二年树的环剥口还没愈合。为此,带队的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把那位同学批评了一顿。

  这棵苹果树是果园中的一棵高产树。由于环剥口不愈合,严重影响了树上和地下的养分向树冠输送。没有养分哪能开花结果?时间长了,还会造成树干腐朽,最后整棵树枯死。怎么能让这棵树起死回生?杨双奎查了不少资料,也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

  一天晚上,杨双奎看到电视里介绍心血管搭桥技术,心想,能不能把心脏搭桥手术用在那棵树上?杨双奎决定试上一试。第二天,他来到那棵苹果树下,见树根上长着几根枝条,就挑选了两根粗壮的枝条进行桥接。打那以后,杨双奎像照顾病人一样,每天进行观察,生怕有什么变故。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那棵受伤的苹果树不但没有枯死,反而越长越旺盛。接着,杨双奎又把搭桥技术用在因腐烂病病斑影响养分输送的苹果树上,也取得了圆满成功。

  杨双奎用搭桥技术,解决苹果树因环剥口不愈合及腐烂病病斑影响养分输送的难题。李保国教授带着临城县南沟的果农前来参观学习,站在那棵起死回生的苹果树下,望着那63个苹果枝条,感慨地说:“双奎呀!你这次桥接技术,也许真的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果树搭桥手术”就成了富岗苹果128道工序中的一道。

 

  苹果“穿衣裳”

  “苹果穿衣裳,好看又漂亮,价钱卖得高,票子存银行。”这几句顺口溜,是岗底村老实巴交的果农杨会春十几年前编的。

  1998519日上午,杨会春早早来到自家的苹果园,望着挂满枝头的苹果,喜出望外,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这天,杨会春刚到地里干活,突然听到村里的高音喇叭广播:“全体果农,马上到村办公室开会。”杨会春放下手中的活计,急忙下山往村里赶。由于杨会春的果园离村子比较远,当他赶到村办公室时,其他果农早已赶到。他看到有不少陌生人也在场,一打听,原来那些陌生人是河北农大的教授和县林业局、科技局、农业局、科协的技术员。

开会了,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说,今天把大伙召集来,是推广一项苹果套袋技术。苹果套袋有什么好处,一会儿请专家给大家讲。今年,咱村专门从外地购来16万个套袋,一个一毛八分五,今天免费发给大家,谁想要多少拿多少。

 

  接着,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开始介绍苹果套袋的好处。比如,苹果套袋后能防治病虫害,能防止农药对苹果的直接污染,还能提高果面的光洁度、着色与果型,保证果品质量等等。

  坐在台下的杨会春听了,心里一直在敲小鼓:“苹果套上袋,不见太阳,还能长吗?”散会后,果农们开始领套袋。杨会春心想,领袋就领袋,反正不要钱,不领白不领,先领四百个试试。如果不中,明年不套了。村里一共购来16万个套袋,结果只发下去8万个,其中杨双奎一人要4万个。

  果农们领完果袋之后,省里、县里来的技术员来到每个果园现场指导。县林业局女技术员南燕(现任内丘县科协主席)来到杨会春的果园。南燕给杨会春做示范。杨会春手笨,怎么也套不上,后来终于套上了一个,结果把苹果弄掉了。杨会春别提多心疼了。但杨会春心里明白,上级不会坑老百姓,既然让套袋就有一定道理。于是,他继续学,终于掌握了苹果套袋技术。杨会春的哥哥是个聋哑人,他耐心地把套袋技术教给哥哥和家里人。一家人忙乎了三天,才把400个纸袋套完。

“不见兔子不撒鹰”。这是形容老白姓讲实际的一种心态。杨会春也不例外。纸袋虽然套上去了,但杨会春的心却没放下。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杨会春和其他果农的心情一样,忐忑不安。

  终于等来了苹果收获的季节。从苹果品质上看,套袋的苹果果型周正,色泽鲜艳,含糖高,口感好。从价格上看,套袋的特级苹果,公司收购价每市斤2.7元,不套袋只能卖到1.5元。一级苹果,套袋的2.3元一斤,不套袋的1元钱公司还不想收。杨会春算了一笔账:套袋与不套袋,一亩果园收入差3000多元。他家5亩果园就少收入15000元。杨会春后悔死了。

  第二年,到了给苹果套袋的季节,村里作出决定:果农谁给苹果套袋谁自掏腰包。没想到的是,这一年,岗底村集体进了60万个苹果袋,比上年多了3.75倍,却被果农一抢而空。仅杨会春就买了4万个纸袋,比上年多了100倍。

  从那年开始,岗底村不再给果农免费发放苹果袋,但果农购买果袋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现在全村每年给苹果套袋达到上千万个,是当初开始推广套袋技术的200倍。有趣的是,岗底出现了不少给苹果套袋的能手,技术最好的快手每天能套4000个。

  每每提起实施富岗苹果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这件事,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总忘不了说两句话:一是,人叫人动人不动,利益调动积极性。老百姓的观念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原本没错。它对就对在“老百姓最讲究实际,这实际还得看得见、摸得着。”二是,他回忆山西省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在办公室给他说的一句名言:“为群众好,这是村干部的天职,但尽职要摸透群众的心思,急了,老百姓思想不通,硬干干不成,不行;慢了,影响老百姓富裕,失职也不行,干部和群众想到一块,同心同德、同心同行才行。民齐者强。”